关于印发《关于推行科级干部家访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县委各部门,县直各单位党组(党委):
现将《关于推行科级干部家访制度的实施意见》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黟县县委组织部
2019年12月26日
关于推行科级干部家访制度的实施意见
为全面、客观、及时了解干部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提高干部考察考核的真实度,为干部选拔任用提供可靠依据和保证。经研究决定,在全县推行科级干部家访制度。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与关怀并重的原则,加强对干部人文关怀和严格监督管理有机统一,通过上门入户,直观准确了解干部思想动态、工作状态和家庭情况,认真听取干部诉求和意见建议,适时帮助解决干部家庭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做好干部思想政治和心理疏导工作,增强干部对组织和单位的认同感、归属感;加强与干部家庭的沟通交流,鼓励干部家属发挥“廉内助、贤内助”作用,对干部出现的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及时给予提醒和规劝,推动形成良好的家教家风;拓宽干部日常管理监督渠道,加强对干部八小时外的监督和管理,筑牢干部廉政防线,提高识人选人的精准度。
二、主要对象
一是对拟提拔重用的干部,开展考察考核型家访,更加全面了解干部基本情况,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二是对因岗位性质或工作需要,照顾家庭不周的干部,开展关心激励型家访,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关注;三是对个人身患重大疾病、家庭遭遇困难或重大变故,或者因工作不顺,心理波动和情绪起伏较大的干部,开展心理疏导型家访,让他们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工作热情;四是对有反映、发现有苗头性问题的干部,开展提醒警示型家访,促使其红脸出汗、醒脑提神;五是对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干部,开展暖心教育型家访,让其正确对待处分,及时改正错误。
三、工作方式
家访主要通过“看、谈、听、访”等方式进行。“看”即通过看干部家庭条件和现状,直观了解干部真实生活状况;“谈”即通过与干部本人及配偶、父母、子女等直系亲属交谈,向他们介绍干部在单位的工作表现、岗位职责和廉政风险点,同时掌握干部爱好、特长、性格等特征及“八小时”以外的有关情况;“听”即听取亲属介绍干部履行家庭责任情况,以及对单位工作或加强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方面的意见、建议;“访”即走访干部邻里,侧面了解干部家庭关系、弘扬传统美德、营造良好家风等方面情况,听取对干部的反映和评价。
四、工作要求
1、成立家访小组。县委组织部组成家访小组,至少有2名组工干部参加,并视情邀请纪检干部、所在单位领导和所住社区的党组织书记参与。
2、制定家访计划。根据考察考核和日常了解掌握信息情况,由干部股、干部监督股商定家访对象,制定家访计划,报县委组织部领导审批同意后适时进行,家访后,要填写好《领导干部家访记录表》(见附件),并及时整理归档。
3、综合分析运用。县委组织部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干部家访情况汇报分析会,分析研判家访收集到的信息,进一步丰富对干部的评价判断,并作为识人选人的重要参考。对干部家庭中的一些实际困难,从组织层面力所能及予以帮助;对干部本人或家庭内外出现的一些不良苗头和矛盾问题,有针对性地予以跟踪了解、提醒警示或纠正处理,务求家访工作取得实效。
4、严肃工作纪律。家访小组必须严格遵守廉洁、保密等工作纪律,坚持轻车简从,不得接受吃请礼品等。要耐心细致与干部及家属充分交流,认真听取意见建议,严禁草草了事走过场。坚持“严管就是厚爱”的原则,详细了解干部日常兴趣爱好及“社交圈”,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
各乡镇党委,县委各部门,县直各单位党组(党委)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参照本制度和实际情况制定本乡镇本单位干部家访计划,分层分级做好干部家访工作,每半年将《干部家访记录表》报县委组织部备案,如有特殊情况需及时上报。
附:《干部家访记录表》
附件
干部家访记录表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序号:
家访对象 |
| 工作单位及职务 |
| ||
配偶 姓名 |
|
| |||
家庭 住址 |
| ||||
家 访 情 况 记 录 |
| ||||
家访 问题 解决 情况 |
| ||||
家访人员 |
| 记录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