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乡村振兴局:党建引领 “点亮”乡村振兴路
黟县乡村振兴局党组秉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振兴”的工作理念,着力打造“党建引领‘点亮’乡村振兴路”党建品牌,实现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强化组织建设,在学中涵养干部素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政治思想教育,引领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着力打造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求,制定《黟县乡村振兴局党支部2022年党建工作计划》,系统谋划本年度的党建工作,细化学习举措,结合“三会一课”,坚持每月召开党员大会系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截至目前,已召开支部党员大会18次,主题党日活动12次。以个人自学、集体学习、实地参观和领导干部上党课等形式组织开展理论学习。截至目前,支部累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1次,领导干部讲党课3次、上廉政党课2次,形成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材料12份,赴烈士纪念碑和党群服务中心等实地接受红色教育洗礼2次。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打造“党建文化墙”,将单位楼道、走廊、会议室打造成党建文化宣传阵地,在办公环境中营造出“处处时时受教育”的浓厚氛围,让党建教育“现眼前、铭心间”。截至目前,共制作党建宣传专栏3处,宣传展板1块。
服务中心大局,在做中争当示范表率。号召全体党员干部把“服务中心大局”作为全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当好人民群众“服务员”,深入联系村和包保小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宿村夜话”等活动,通过拉家常、促膝交谈的方式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智、解民忧,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0余件;当好疫情防控“宣传员”,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分赴抗疫前线,参与到卡点执勤、信息排查、志愿服务、应急保障、捐款捐物等疫情防控工作中,与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形成群防群控的强大合力,筑牢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线。当好美丽城市“清洁员”,主动投身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从践行文明礼仪、传播文明新风,到开展志愿服务、进行环境卫生整治,支部全体党员干部始终冲锋在文明城市创建的第一线,营造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助力创建文明城市的浓厚氛围,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石。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
突出主责主业,在干中践行初心使命。紧紧围绕“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工作主线,将加强党的建设与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互融共进,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力量。多方联动强队伍衔接。实施“百名干部下乡助力乡村振兴”工程,深化联系帮扶机制,安排80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与66个行政村、1484名党员干部与全县2131户脱贫户及监测户开展结对帮扶,推选51名干部到17个重点村开展驻村帮扶。完成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调研报告51篇,梳理发展典型案例17篇,拍摄“我为乡村代言”短视频5部。多点发力抓动态监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健全县、乡、村、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四级网格”体系。立足“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进行动态监测和定向帮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截至目前,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2次,新增监测对象22户58人,已按照程序纳入监测对象管理。多管齐下谋产业发展。加强政策对接、组织培训交流、提供技术指导等方式,帮助镇、村发展项目。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形式,聚力打造茶叶、中药材、香榧、笋干、青梅等特色产业,主导产业集群化、链条式发展。按照土地流转收租金,劳务就业领薪金、资产入股分股金的三金模式,让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充分参与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2022年安排衔接资金4821万元实施项目106个,2022年全县脱贫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15551元,增速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