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村镇三举措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宏村镇党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健全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深挖特色产业,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依托乡村旅游平台,厘清资产资源基础和区位比较优势,在产业人才集群上做文章,共吸引旅居留居、投资创业的“新黟县人”72人,其中包括全国甲级民宿“塔川书院”、省民宿协会副会长单位“旧街墨野”等行业优秀企业的创办者。12名民宿管家参加第二届黟县导游暨第二届民宿管家技能大赛,不断提升文旅人才综合素质及服务质量。同时,依托清华浙大暑期社会实践平台,吸引21名博士开展村集体经济发展考察活动,成功申报实施项目2项,为古村落水系保护利用提出系列合理建议。今年拟实施的“塔川秋色”乌桕树等彩色树种保护项目,已收到校方相关院系博士初步选题意向。
发挥人才效应,打出双招双引“新攻势”,坚持将人才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建立健全党委班子联系服务专家人才机制。借助“春节”“端午”等传统佳节契机,落实“百名局长走亲戚”等“三百行动”,联系走访慰问“新黟县人”、旅外人才、乡村企业家等各类人才50余名,成功举办“共话乡情·共谋发展”新春座谈会。先后选派三批次6名干部“体悟实训”,提出的加大产业政策支持与引导力度建议被市委采纳。持续推进“四送一服”“驻企服务”,大力营造高质量的营商创业环境和人才发展环境,实现以才引才、以商招商,今年以来走访黄山文化村、奇墅湖、黄山文创等重点企业(项目)60余次,协调解决企业诉求6项;积极推介塔川协里、际村文旅等优质地块,接待客商9批次,新增工业、文旅等在谈项目14个,投资额达9.45亿元。
提升队伍素质,打好乡村振兴“人才链”。镇党委以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为契机,聚焦换届后镇村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理顺“六办二中心一大队”组织架构,实施“振新突破当先锋”“青蓝导师帮带”能力提升工程,制定机关干部管理制度34条。协同推进“百名干部下乡助力乡村振兴”工程,谋划衔接资金项目17个,为民办实事450余件;76名机关干部深入142个村民组6500余户,解决问题163个;开展“科技特派员”联系服务示范村等活动,累计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余人次。深入实施党建带群建促乡村振兴“满天星”工程,积极创建龙江、塔川等乡村振兴示范点,着力汇聚一批乡村创客,争创一批敢闯敢拼的带富新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