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黟县:聚焦“三字诀” 念好人才“真功夫”
黄山市黟县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紧紧围绕“人才高地”集聚培用行动,开展人才培育系列工程,搭建人才成长平台,拓展事业发展空间,让人才在新征程上行千里而致精微。
聚焦“引”字诀,用好政策引进“金钥匙”。针对乡村人才队伍不强、老龄化严重等问题,制定了《中共黟县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23年工作要点》及任务清单,推动乡村人才资源加快集聚,不断充实乡村人才队伍。聚焦“五大战略”“四区建设”的目标定位,结合黄山市九大新兴产业分类和县域主导产业,组建了五大新兴产业工作专班,围绕“一产业一研究院”建设。通过综合运用高校对接、“组织部长进高校”等方式,推动人才向产业发展、乡村服务、基层治理一线流动。发挥已建成的众创空间、创业基地作用,强化各类要素保障支撑,推动创意产品化、产业化。聚焦黟县籍旅外人才,扎实开展摸排工作,举办“新春茶话会”等“旅外人才家乡行”活动,打好“乡情牌”,引来“黟才归”,2022年,成功回引落地黟县籍旅外人才项目5个、争创省市级返乡创业基地4个。
聚焦“育”字诀,深挖本土人才“潜力股”。启动“黟才集汇”行动,培育一批自身素质好、专业水平高,怀揣热血、甘于奉献的本土人才。以“六黟”人才品牌打造为抓手,统筹推进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骨干人才队伍建设,壮大本土人才队伍。深入实施“乡村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示范、带动、引领等方面作用,围绕五黑特色产业,通过培训班、现场观摩、田间演示等多种形式,定期把先进的技术知识带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和农业人才身边,2022年累计举办新型职业农民等乡村人才培训10场次,“一对一”开展技术服务300余次,培训人数近400人次。不断深化与市内外职业院校合作,促进企业和职业院校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双主体”,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作用,不断壮大产业人才队伍。中农大黟县教授工作站、中国农科院黟县生态农业试验站、中农大水稻科技小院、南农大生态农业产业研究院等一批政校企合作载体平台落地,不断构建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孵化培育高层次高水平人才。
聚焦“留”字诀,种好引凤来栖“梧桐林”。充分发挥黟县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历史人文资源优势,以长三角一体化院士康养基地、各级各类劳模疗休养基地建设为契机,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让人才留下来。依托“黟才码”综合服务平台,不断完善“1+X”人才服务体系,在旅游休假、交通畅行、文化娱乐、住房医疗等各个环节开展全面、规范、高效的人才服务,为人才解除后顾之忧。大力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放管服”改革,促进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向培育平台、营造环境和优化服务转变,探索完善“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的人才管理模式,推动人才资源开发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积极培育尊重人才、见贤思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和创新文化,大力表彰、广泛宣传人才典型,使优秀人才充分享有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作出社会贡献的成就感、得到社会尊重的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