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创新创意 激活村庄运营
黟县碧阳镇丰梧村典型案例
近年来,黟县碧阳镇丰梧村依托良好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扬长避短,错位发展,思路清晰,行动有力,在村企共建、招才引智、乡村治理、运营创新等诸多方面都打开了新的局面,初步建成三产融合发展的创意创新乡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后劲。
一、基本情况
丰梧村距黟县县城3.5公里,丰梧村占地面积1953.1公顷,北枕黄山余脉方家岭,南临黟县盆地,S222省道穿村而过,是进入黟县北部山区四乡的必经道路。全村辖16个村民组568户1728人,全村拥有山场面积2.8万亩,水田1290亩,旱地1065亩,茶园859亩,是一个以粮油、茶叶、木竹为传统产业的半山区村,过去由于基础设施滞后、村集体经济薄弱,被列入省级重点贫困村。近年来,丰梧村深化村企合作,培育引进农业休闲综合体、户外运动基地、民宿产业、特色种植业等业态,成立丰梧生态旅游开发公司,以丰口自然村为主辐射带动周边片区,串联形成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不收门票的景区村庄,逐步实现了从省级贫困村到美丽乡村的蜕变,“创”出了产业振兴新天地。2021年村集体经济达62.78万元,较2020年实现翻番,预计2022年村集体收入可突破100万元。
二、具体做法
一是链接“在地企业”,探索三方受益新模式。实施“村企共建”,将乡村建设投入的基础设施转化为集体经济增收的来源,以朴蔓农场、无名初乡村酒店、水库露营地、徽舍小隐民宿等在地企业为抓手,配套企业对周边环境、景观小品的需要,落地水美乡村、美丽乡村中心村、村庄运营试点等项目,企业按照项目总投资额的2%向村集体支付共建费用,村集体通过基础设施管护、门前三包等将资金流向村民,真正实现企业(满足企业需要)、村民(发展乡村旅游)、村庄(增厚村集体收入)的三方受益。预计2022年村企共建可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
二是链接“新黟县人”,探索乡村人才新增量。依托人才资源雄厚这一优势,结合本地人才招引政策,组建起荣誉村民和乡村振兴服务团等“人才库”,为本村乡村振兴提供智慧、人力、资金等支持。目前颁发荣誉村民证14个,涵盖创业创意、文化、建筑等不同领域,并聘请建筑领域专家(鲁班奖获得者)担任村庄规划顾问,乡村振兴服务团已有60余名高校学生进驻,涉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黄山学院等多个院校。同时在安徽农业大学、黄山学院建立了高校联络站,进一步加强村校联系。
三是链接“乡里乡亲”,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村民福利为重点,深入实施丰梧“沙砾”计划(人人都是沙砾、人人又是主力)。践行新时代文明建设要求,研究出台丰梧村村规民约12条,深入实施丰梧村村民积分制管理,推动村规民约入心入行。全力提高村民福利,提标参军入伍奖励,设立丰梧大学生奖学金,开发公益性岗位,提供适龄群体人身意外保险补助,发放困难群众分红等,让村民享受村庄发展红利。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活动,定期举办流动“KTV”,配合朴蔓农场设置丰口星光电影院,高质量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大型文艺会演等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塑造文明乡风。全面提升新乡人情感认同、归乡人创业热情、原乡人自豪荣誉。
四是链接“村组干部”,探索数字治理新形式。整合村内各项基础数据,构建村庄数据化管理平台。通过两种渠道落实数字治理:一方面争取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资金支持,通过钉钉建立全村数据信息架构,上线全村人口、资源、资产等数据,架构“公共服务”“乡村治理”“数字治理”“村务公开”等应用;另一方面,利用村庄运营试点资金自主开发数字丰梧系统,上线全村人口基础信息、项目、积分制管理等内容,系统投入使用后运行状况良好。
五是链接“强村公司”,探索乡村运营新机制。通过股权变更实现村经济联合社100%控股,通过经营权授权,从法理上使村办公司有权对村集体资产进行运营。变更丰绿公司为丰梧生态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扩充经营范围,夯实村庄运营基础。目前村办公司经营的项目主要有村林场、“四带一自”产业园、厂房、流转土地等,2021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创收约45.51万元。朴蔓农场一期流转了村里低效抛荒地400亩,通过改造提升原有基础设施,深入贯彻“在地化”理念,在更大范围整合优质农副产品,打响朴蔓品牌。扎实开展创新项目培育,与拜年山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培育和推广“萝卜计划”(蔬菜盲盒)。这一创新营销计划源自从大城市返乡创业的“新农人”郑涛、黄晶夫妇,他们将农家新鲜蔬菜以“盲盒”的形式挂上电商,意外成了“爆款”,目前已链接农户36户,利用闲散荒地49亩。该项目获得黄山青年创客大赛二等奖,正筹备参加全省创青春创意创业大赛。目前丰梧村已推出高山韩梯田风光、铜钱岭香榧油茶基地、钓鱼岭古道、丰口水库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景观景点,创意打造了蔬菜采摘园、休闲花海、萌宠乐园、捉鳅摸鱼池塘等体验游玩项目,植入沉浸式、差异化、体验性的“农业+”新业态,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和农业、乡村功能的扩展。
三、存在问题
丰梧村乡村振兴发展特别是在村集体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资产出租业务较多。发展乡村旅游主要以盘活闲置资产,引入社会资本改造为主,出租收入占旅游收入的82.5%。二是资金入股合作流于形式。企业主体采取资金入股合作意愿普遍不高,企业投资量中村集体入股资金远低于1%,且到期后需对入股资金进行退回。三是乡村运营人才较少。乡村运营的中坚力量主要为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荣誉村民仅能提供智慧支持,缺少面向市场、掌握经营的专门人员。四是乡村运营体制机制不够健全。亟待建立一揽子乡村运营制度体系,统筹解决公司运营中出现的采购、招标、招聘、负债、激励等问题。五是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不够健全。农房价格评估没有充分考虑双向选择,宅基地有偿退出比例不明确,农民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
四、意见建议
一是稳住资产出租,减少资金入股,创新多种合作。与企业主体积极开展资产合作,争取资金建设厂房、功能室等,获得租赁收入。同时,围绕基础设施项目,尽量满足企业需求,征求企业意见,开展“村企共建”,项目建成后企业向村集体缴纳共建费用,提升运营收入。二是建立健全一揽子运营制度,释放发展活力。尽快建立权责明确的村办公司运营制度,充分考虑村办公司既市场化又不完全市场化的特殊属性,推动村办公司规范化运行。三是项目支持向乡村运营倾斜。围绕乡村旅游、乡村运营等给予更多项目支持,如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等。同时,减少资金追回、降低资金收益等指标要求。四是因地制宜建立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释放乡村发展活力。完善农房价格评估机制,维护市场与农户的双向选择。明确农户有偿退出补偿比例,建立有偿退出机制,充分保护群众利益,让群众享受发展红利。五是推深做实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为乡村发展注入金融活水。提供适当贷款利率和年限,按照评估标准给强村公司金融授信,提供金融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发展乡村旅游、农业生产,进一步推动集体增收、村民致富。六是强化人才队伍支撑支持。既注重内部人才培养,选优配强村两委干部队伍,强化政策理论学习,对标先进村组,提升干部队伍能力。同时,强化新乡人联系积极开展对接帮扶,确保人才留得下住得好,为乡村发展提供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