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富”未来,擘画新时代巨变
黟县宏村镇古溪村典型案例
古溪村位于县城东2.6公里,毗邻碧阳镇,赛宏旅游公路依村而过,环绕县小学、体育馆、黟美小镇等城市重要基础设施。下辖 6个村民组273户912人,下设1个党支部、4 个党小组、现有党员49人。近年来,古溪村依托自身农业积累,发挥交通优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发挥其特色优势,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新蓝图。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党建引领,跑出集体经济“加速度”。根据“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农旅融合”的思路,古溪村积极探索‘党支部+’发展模式,一方面,利用“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扶持资金20万元入股绿峰蔬菜专业合作社,实施莲藕黑鱼套种套养项目,一地两用,藕鱼双收;另一方面,整合村民种植户资源,以合作社牵头,统一出售蔬菜,为种植户解决销售难的问题。在驻村工作队牵引下,结合产业服务队等多方力量,围绕做大做强村集体产业集思广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注重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过程中的领头作用,因村施策,因势施策,把加强党建工作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拓宽发展思路,跑出集体经济“加速度”。
(二)培育特色产业,开启助农增收“致富门”。持续拓宽绿峰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渠道,不仅加大了品种种植,对村里的闲置田地、生产资料进一步盘活,基地由原来一期合作社项目单一的番茄种植发展为二期的芦笋、玉米、茭白、莲藕、西瓜的四季种植,实行立体产业发展模式,打造出综合型精品果蔬基地。古溪村按照宏村镇“旅游接待区”的定位要求,计划开办三期——黟创农庄,建设成为集畜牧养殖,蔬菜果树、花卉种植,农家乐餐饮为一体的乡村体验综合体。目前已完成山庄道路初步硬化、种植养殖大棚搭建等工作,已栽种苹果、橙子等果树约1200棵,樱花、玫瑰等花卉约800株,饲养土鸡800只,山羊100只,乡村休闲体验基地已略见雏形。现阶段长期雇佣约10名村民在茶场务工,临时性雇佣村民务工约20人,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1.5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为突出。
(三)焕颜村风村容 浇灌乡村振兴“文明花”。驻村工作队到村后针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人手少、处置不及时、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积极性不高等几大难题。将微信群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相结合,采取干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村两委包片包户、限期完成等工作措施,实施“门前三包”,完成改厕工作8户,现在人居环境卫生治理已形成村民的良好习惯,人人都来争当美丽家园的“保护者。另外,2021年通过申请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35万元,实施道路硬化600米,使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提升。成立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村情,成立5个采集小组入户采集信息,全村273户信息采集工作已全面完成。
二、取得成效
(一)集体经济逐年递增。根据村情实际谋划集体经济扶持项目,从项目稳定性、收益性、长远性出发,谋实项目发展,抓好项目落实,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助力,创新“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以党支部带头,合作社运作,实现集体经济有效增长。2021年,古溪村累计销售蔬菜300余吨,销售额近36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2022年上半年,村级集体经济收益达40万元。
(二)特色产业借力发力。古溪村结合原有产业,抓住本村特色,坚持“以点带面”,让村集体经济增收“多点开花”,利用通过线上、线下“双线作业”,累计销售农产品5吨,主要销售黄山市内、合肥、浙江等地,带动60余户村民增收致富。
(三)村风村容整洁换新。今年以来,累计发动党员群众近100余人发挥带头作用,开展自查自清行动,全面清理古溪村与县城交界处公路沿线杂草、小广告等200余处。抓实抓好信用评定结果运用,构建“镇、村、户”三级联动机制,推深做实乡风文明评议工作,进一步提升乡风文明治理水平,使古溪村成为真正的“乡风民风正村容村貌美”的文明乡村。
三、主要启示
(一)培强振兴队伍。深化“头雁领航”行动,常态推进、跟踪问效头雁群访、头雁项目、头雁擂台等活动,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严格落实“五抓五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实现村级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过硬。
(二)深挖产业链条。突出乡村运营机制创新,围绕农业撬动产业,谋划实施一批发展项目,探索打造“党建+”产业示范带,深挖本地资源价值,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三)提升乡村颜值。围绕“全国最干净城市”创建,以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微改造、精提升为理念,深耕农民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实现村庄由一时清洁向保持长期干净整洁转变,不定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清查,举一反三排查问,着力打造“最干净村庄”。